“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讲义

党课讲稿 时间:2023-09-29 14:00:01 收藏 WORD下载

摘要:好笔杆子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讲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好笔杆子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讲义》。

XX市政协机关2018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专题报告

“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讲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也就是“两新”组织)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也随之得到拓展和深化,成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今天我们就系统了解一下“两新”组织,一起探讨学习一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大家抓党建促发展的能力。

一、“两新”组织的概念、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第一,“两新”组织概念

“两新”组织就是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新经济组织,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它是与传统国有和集体经济组织相对而言的经济组织,是特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建立的,在所有制性质、产权结构、运作模式等方面,与传统国有和集体企业不同的经济组织。

它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上的新经济组织指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相对于传统国有和集体企业而言,所有新建立的经济组织。其中,既包括从传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经济组织,如股份合作制企业、国家参股并相对控股的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企业等;也包括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包括民营科技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控制的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等;还包括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国有资本参与的新型混合所有制企业。狭义上的新经济组织,就是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控制的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等。

新社会组织:是与传统的纳入我国政治体制结构内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文联、台办等八大群众团体相对而言的社会组织,它是指八大群众团体外,为追求和实现一定的社会性宗旨或目标,在法律规定或许可的范围内,以公民或团体身份自愿结成的,并按其章程开展活动的、不从事经营或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民间性组织。

主要包括: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

第二,“两新”组织的历史沿革

1、新经济组织的历史沿革

我国新经济组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恢复发展、发育成长、快速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恢复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视察南方讲话)。改革开放以后,1982年,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适当发展非公有制的个体经济问题。1987年,中央针对一些个体经济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发展成私营企业的实际,强调要采取“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除弊,逐步引导”的方针,引导它们健康发展。在中央政策的允许下,新经济组织在中华大地开始发展起来。以浙江为例,到1992年底,该省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00.26万户,私营企业也从无到有发展到1万多户。

第二阶段是发育成长阶段(邓小平同志发表视察南方讲话至党的十五大召开)。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发表后,当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在所有制结构上,要以公有制包括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形式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此后,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把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作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问题加以系统的阐述。思想上的解放推动了新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以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步伐加快,新经济组织领域扩展,各种新经济组织日益增多。同样再看浙江省,从1993年到1997年5年期间,以外商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为主的其他类型工业企业户数,从占企业总数的3.9%上升到11.6%。

…… 此处隐藏31711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讲义.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本文标题:“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haobiganzi.cn/a/1ixnk5g.html

点击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