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探索及启示

党课讲稿 时间:2023-10-17 09:45:01 收藏 WORD下载

摘要:好笔杆子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课: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探索及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好笔杆子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党课: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探索及启示》。

总结和学习延安时期党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深刻把握和推进“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指导借鉴意义。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探索

1.目标设立: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命题,认识到需要建立起文明先进的中国,从而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第一,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形态。毛泽东指出,彼时中国阶段性的革命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必须坚持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革除传统文化中的反动部分,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进社会形态的革新。第二,批驳非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潮。面对国内存在的不少反对曲解马克思主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以及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问题,毛泽东指出,应用马克思主义批判地总结历史文化,与此同时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第三,发挥统一战线的凝聚力量。毛泽东非常重视党员干部学习历史文化,并鼓励先进知识分子研究民族史,以此凝聚民心。张闻天也认为马克思主义要求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与特点,他指出“对于动员全国最大多数的人民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定有很大的帮助。”改造与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维护团结抗战的局面、争取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2.样态创新:彰显新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新文化应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具有民族特点的、民族形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第一,新文化的民族性。毛泽东指出,新文化不应是割断历史的文化,既要建立起同其他进步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发展关系,又要注重与中华民族的特性相结合。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批评了部分党员干部“言必称希腊”的作风,号召全党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历史文化,更加深入地认识和解决革命实际问题。第二,新文化的科学性。党中央开展了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工作,成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并出版了党报党刊、学习材料、领导人著述、社论文章、历史文化以及自然科学类著作等出版物。第三,新文化的大众性。党中央开展扫盲识字运动,利用传统经典作品让人民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党的政策方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革命热情。建立多样化的文化社团组织,改造和利用深受人民喜爱的传统文化形式,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刻画革命抗战和人民劳动生产生活面貌的诗歌、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

…… 此处隐藏5226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党课: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探索及启示.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本文标题:党课: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探索及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haobiganzi.cn/a/1jlagv8.html

点击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