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4:党课:习近平劳动观的六重向度及其内在逻辑

党课讲稿 时间:2023-12-01 10:56:04 收藏 WORD下载

摘要:好笔杆子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0414:党课:习近平劳动观的六重向度及其内在逻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好笔杆子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0414:党课:习近平劳动观的六重向度及其内在逻辑》。

党课:习近平劳动观的六重向度及其内在逻辑

习近平一直重视劳动,尊重并关心劳动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在多个场合多次就劳动价值、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实践、劳动教育、劳动者主体地位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研究习近平劳动观提供了蓝本。习近平劳动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包含了劳动的价值、伦理、实践、精神、主体、教育六重向度,六重向度遵循“理论前提—理论要义—理论归宿”的逻辑进路,有着独特的内在运行机制,共同构成了习近平劳动观的完整理论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社会重视劳动,尊重劳动者,进行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习近平劳动观的价值向度

“劳动”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具有逻辑先在性,马克思首先从哲学人类学和存在论意义上明确将人的本质与劳动联系起来,恩格斯进一步论证“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还促进了人的发展,产生了生活和历史。“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习近平劳动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述了劳动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国家民族繁荣发展、共产党自身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劳动是实现个人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社会、实现对生命的本质性占有,这是人的自由性不断觉醒并走向全面发展的过程。在个体维度,新时代的劳动承载了更多价值意蕴,不仅是财富的源泉和个人成功的必由之路,还在为他人、社会、国家甚至更大范围的集体服务的实践中建构着意义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富足。因此,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劳动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2.劳动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繁荣的根本力量。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他进一步强调:“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习近平沿着“过去—现在—未来”的进路指出,中华民族靠劳动成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劳动来创造。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为伟大事业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一代又一代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提升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养,劳动使我们在奔向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收获信心和底气。

…… 此处隐藏8555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240414:党课:习近平劳动观的六重向度及其内在逻辑.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TAG标签: 党课

本文标题:20240414:党课:习近平劳动观的六重向度及其内在逻辑

链接地址:https://www.haobiganzi.cn/a/1nmoisk.html

点击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