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功夫最好下在前面

职场高手 时间:2023-10-09 20:20:01 收藏 WORD下载

摘要:好笔杆子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写作功夫最好下在前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好笔杆子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写作功夫最好下在前面》。

接到文稿起草任务,动手写之前是必须有一番思考谋划的,也就是“想”,想这稿子怎么写、写些什么。“想”的过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整个任务中的“工作量”却是实实在在的。“想”与“写”,好比起草文稿的前一道与后一道两大工序。“想好了再写”,我认为是一条基本的法则,且无论轻重缓急,都应尽可能在“想”这个前道工序上把功夫下足下到位。

反观文稿写作中出现的一些囧态,大都与前面功夫没下好有关。据观察,有几种典型的症状:

一是“东奔西跑无定见”。就像是打仗时敌情不清乱冲锋一样,今天往东跑一气,明天向西跑一阵,不停地折腾,浪费大量时间精力,做的都是无用功。到了目标明确该冲刺的时候,却已经疲惫不堪。

二是“先堆出来再说”。抱着一种“手中有稿、心中不慌”的心态,接到任务赶紧动手,反正都能找到“参照”,依葫芦画瓢,有用没用先堆出来再说。其实心里也清楚,这是在自欺欺人,必得脱胎换骨大改一番。

三是“领导咋说我咋改”。与前两种状况相关联,因为没想明白,也没找到写的感觉,所以只能先交差应付。特别是难度比较大的文稿,写出来连自己都不满意,稿子交上去,也把难题一并交上去,后面完全靠领导想、听领导说,被动地去改。

文稿起草中,“想”的功夫下了还是没下,下到了还是没下到,效果大不一样,过程体验也绝不一样。两相比较,尚未动手便颇费思量,看似比立马开写耗神费力,其实是最讲效率质量的,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做法,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而与之相反,匆忙上阵,仓促动手,前面不费事,后面则要费大事。

一般来说,长周期的稿子,时间相对充裕,有条件在思考谋划上多下些功夫。但还是要强化“想好了再写”的意识,不要因为时间够用,就一遍一遍地写、一遍一遍地改,这样很容易陷入低层次重复的怪圈。举一个长周期稿子的例子。在本世纪初Z市的一次市委全会上,市委书记要讲经济“起飞”的问题。“起飞”这个词,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大概意思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世界先进地区的发展轨迹判断,当一个地方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就进入了发展的起飞期。Z市在那一年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可以说处在临近起飞的关键阶段,用“起飞”做讲话主题,能够生动地反映发展的状态,同时对干部群众也能起到提气鼓劲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应该说,这个题目比较新,既要从理论上作一些科学论证,又要有实践的支撑,对如何冲刺起飞、起飞后是什么样子作出部署。

一开始,我们在考虑讲话稿时心里也没有底。记得确定这个会议主题后,书记有个出访任务,送他走的时候我们汇报了起草安排,想得到书记首肯后早些动手。书记当时回答:不着急,磨刀不误砍柴工,你们先到起飞的地方去看一看。有了书记的一句“不着急”,我们便把动手写往后推了推,带着很多疑问和些许对稿子的惦记,到杭州等先发地区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的过程,一方面能获得直观的感受和启发,另一方面能对文稿起草再深入地想一想。待到考察回来,稿子在心里已经有了谱,接下来的事情便水到渠成了。

…… 此处隐藏1554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写作功夫最好下在前面.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TAG标签: 写作

本文标题:写作功夫最好下在前面

链接地址:https://www.haobiganzi.cn/a/1ohirx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