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笔杆子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善作善弈:公文写作“博弈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好笔杆子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善作善弈:公文写作“博弈论”》。
博弈论(GameTheory),又叫对策论,是专门研究斗争或竞争现象的数学理论,是现代科学的一个新学科。在中国历史上,博弈思想古已有之,多用在棋牌、赌博、体育、战争等竞争性活动中,如“田忌赛马”就是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孙子兵法》就是一部战争领域博弈论。
笔者感觉,博弈思想到处都在用,有“利”可图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就有博弈。目前,博弈论广泛用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中,博弈思想在很多场景中都有广泛,这也包括公文写作。
大家一定有这种感受:但凡起草重要报告、政策文件,起草者经常会面临来自上下左右各方的“诉求”压力,上级希望文稿体现自己风格,兄弟部门希望表扬时对他们“多带一笔”,分配任务时“手下留情”,对起草者来说,写作过程是个“斗智斗勇”“讨价还价”的过程,起草者要同各方进行利益的博弈,最终形成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
1、公文写作也有博弈?
公文是应用文,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解决的大多是”公共“问题,涉及多方利益诉求,写作的使命是拿出大家都认可的“妥协方案”,这就需要与各方“斗智斗勇”,其博弈性源于四方面。
首先,公文是用来办事的。办事就会触碰相关人的利益,想把事情办好,相关方必定有“利益”让渡或转移。这里所谓利益是打引号的,不仅指经济、物质这样的实在利益,也包括虚拟形态的利益。笔者以为,相对于其他方来说,一方得到的积极结果皆可称为利益,比如多被表扬,少被批评,也像“囚徒困境”里被法官少判两年也是利益。有了利益的让渡、转移,就必然有博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一定就有博弈。这是写作博弈性的核心和关键。
古人这样描述“笔杆子”:“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虽然有夸张的成分,却道出了公文写作的利益性,正因为有利益“瓜葛”,故而才引发博弈。比如,某地出台的《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了“对本市汽车生产企业生产的用于本市巡游出租汽车的新能源汽车,按照6万元/辆的标准给予生产企业资金奖励,奖励资金由市、区财政各承担50%。”奖励多少?奖给谁?由谁承担?这些“利益”都得反复博弈才敲得定。
…… 此处隐藏5449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