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天天金句 > 列表
写作素材:
不限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2025-01-18

    【例文】在党性修养中坚定斗争意志。“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勇于担当、敢于斗争需要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精神。无私者无畏,无畏方肯担当、能斗争。韦拔群、陈洪涛等革命先烈舍身取义,吴天来、莫振高等先进典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

    2025-01-18

    【例文】“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细行、微末虽小,却能小处见大,小事小节上亦可知其品德品行。从《尚书》中的“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到《中庸》里的“致广大而尽精微”,再到《道德经》中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细行、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2025-01-18

    【例文】在“心态”上下功夫。“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事件越是紧急,处置的时候越不能“眼迷”“手抖”“腿软”。在高负荷、高压力的状态下要冷静研判风险态势,正确化解风险。通过在“精准拆弹”实战中反复磨砺,锤炼面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水清沙自洁,官贤弊自绝

    2025-01-18

    【例文】“水清沙自洁,官贤弊自绝。”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变质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根子在于理想信念不坚定。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关就不再牢固。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和加强党性修养的首要任务,常补精神之钙,常固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洁白而物莫能污

    2025-01-18

    【例文】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对广大年轻干部来说,守住拒腐防变防线,就要“心有桃花源”,无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涓流不止,溪壑成灾

    2025-01-18

    【例文】“涓流不止,溪壑成灾。”任何事物都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小问题刚萌芽时,就要通过小节的表象洞察到大害的后果,从而“见微知著”,在刚开始时就有所防备,防止积重难返、达到不可收拾的境地。(中国纪检监察报《敬小慎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2025-01-18

    【例文】像英烈那样锤炼品德。“一尘不染香彻骨,两袖清风照汗青。”英烈们都是具有伟大人格的人,他们视事业重如山,视气节高于天,“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英烈就是这阵阵“清气”,能够澄滤精神的“余滓”,引导人们走入“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源澄而流清,源浑而流浊

    2025-01-18

    【例文】“源澄而流清,源浑而流浊。”我们党历来注重从政治关这个源头上教育党员干部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毛泽东指出,政治是首要的,是第一位的,各行各业的干部要又红又专。周恩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条件下都首先要过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澡雪而精神

    2025-01-18

    【例文】古之圣人,欲养性必先修身,欲清心必先洁体。《庄子·知北游》有“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有“儒有澡身而浴德”。以德修身、以德润才、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

    2025-01-18

    【例文】“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事物自身皆有长处,也有其短处,人亦如此。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借助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2025-01-18

    【例文】“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才的长与短是辩证的,一个人有长处也自会有短处。“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寓言《西邻五子》中,西邻公根据五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安排不同工作,朴实者务农,机敏者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

    2025-01-18

    【例文】“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历史告诉我们,人才的价值,在于发挥作用。领导和机关应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机制,既为成长成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

    2025-01-18

    【例文】“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以他人为镜,有了他人的意见和提醒,自己就可眼明心亮,少犯错误。反之,如果丢掉了这面“镜子”,自命不凡,就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有钱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2025-01-18

    【例文】“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喻远也。”从细微之处预判深远的东西,通过个别窥知全体、透过表象探究本质,这是一种能力。古代的明者作出了示范,今人当学之鉴之,对苗头性问题,察之于未萌,防患于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观人之失易,见己之失难_20240413_102809

    2025-01-18

    【例文】清人钱大昕曾写过一篇名为《弈喻》的文章,说的是有一次在朋友家看人下棋,一名客人老是输棋,钱大昕于是讥笑他,认为他棋艺不如自己。客人便请求和钱大昕对弈,结果钱大昕处处被动,大比分落败。他由此感叹:“观人之失易

  • 20240430:写材料用典: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2025-01-18

    【例文】诸葛亮在总结自己为政经验时曾说:“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反之,如果“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则只能是停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