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服!“两办”的材料确实高出一筹(含解析)
2024-06-13按:写材料的人知道,党委办和政府办是笔杆子的聚集地,也是一个地方文字水平的“高地”。相较企事业单位而言,地方“两办”的材料,以其政治站位高、理论功底深、文字功力强而著称。今天老笔头跟笔友分享的,就是某区委办公室
竹密岂妨流水过 山高哪碍白云飞——评析一篇以情动人的讲话佳作
2024-06-13长久以来,学界对公文及公文的研究方向明确在应用性及使用价值上,认为公文是表达组织集体意志的载体,置情感于公文度外,因而造成公文庄严、刻板、枯燥、僵化和格式化、固定化。“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白云飞。”中国是一
没想到!热词“赓续”有这些深意
2024-06-13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这一要求极大鼓舞了全体党员迈向新征程的斗志,凝聚起全党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学习讨论中,不少同志
如何写出画面感?您可以试试这三种独家方法!
2024-06-12艺术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鉴。文章要写出画面感,其实可以向国画学习,借鉴国画常用的技法。 一、白描法白描是国画最常见的手法。所谓白描,就是用线条勾勒,不事雕琢,也不加渲染。大师写文章,常用白描。比如,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让你文笔开挂的三个技巧
2024-06-12「文笔」是什么? 说简单点,就是遣词造句的能力。 引申开来就是文字的质感和下笔的节奏。 好的文笔,就像德芙巧克力一样,入口质感细腻,顺滑无比,读完久久满足,回味绵长。 起初,我以为华丽的句子就是文笔: “阳光从枝叶间照下来,
怎样才能提高稿件的命中率,如何避免编辑给你稿子判死刑?
2024-06-12传统上,编辑的任务和职责是对记者采写的稿件进行深加工,组拼版面,扮演“加工者”和“把关人”的角色。一个单位,记者多,版面少,记者多,编辑少,什么样的稿件能上重要版面呢? 穷记者、懒记者、笨记者,怎样才能提高稿件的上版率,重
写“气氛”的诀窍:三个“写进去”
2024-06-12无论新闻写作还是文学创作,少不了对现场气氛的描写。 气氛有紧张的气氛、沉闷的气氛、轻松的气氛、庄严的气氛、和谐的气氛,等等。气氛描写是一项基本功,应当努力学习掌握。 如何表现气氛 怎样才能恰当而生动地把现场的
台上三分钟 台下十年功——以一篇致辞稿为例
2024-06-12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要到了!我当过11年大学老师,这是我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一段经历;我教出了不少“得意门生”,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前几天,当年我教过的一名学生(以下称他为“友成”,这是真名,只不过略掉了姓),事业又有
报信息怎么拟标题?实例来了~
2024-06-12“题好一半文”,信息标题应是对信息内容最集中、最精练的概括。好的信息标题要一语破的、立意准确,亮点突出、生动形象。 一、突出主旨,让标题“亮”起来 要通过研判信息主题,把握、提炼和突出主旨,选择最重要、最新鲜、最
例谈毛泽东“十大教授法”在机关文稿写作中的具体运用
2024-06-12近日准备党课讲稿,看了两部干部教育史方面的专著。在其中一本里面,看到这样一段话:1929年12月,毛泽东还总结了干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概括成著名的“十大教授法”,即:“(1)启发式(废止注入式);(2)由近及远;(3)由浅入深;(4)说
学术论文写作十四字心决
2024-06-12我是从基层岗位调任机关部门开始写作学术论文的。调入机关后我结合工作开始学着写稿,在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很快入门,如今已初出“茅庐”。回想多年来的写作历程,我的感悟概括起来就是“十四字心决”:热爱、勇敢、勤劳、钻
写作快速入门的八种技巧
2024-06-12如何学习公文写作,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角度谈八种具体方法,目的是帮助初涉写作的人尽快入门。 1、循序渐进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公文写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正确的态度和策略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慢
经验材料的写作技巧
2024-06-12用点上经验指导面上工作,是各级领导机关广泛采用的工作方法。基于此,撰写经验材料也就成为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选题——口子要小,立意要新 一份经验材料有无价值和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题的选定。选题口
文字秘书要建好“四库”
2024-06-12有人形容文字秘书是“喝墨水,费脑水,流汗水,吐苦水,没油水”,但凡事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技巧,写材料也不例外,文字秘书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除了从内心真正热爱这份工作外,还要注意建好“四库”。 建好“政策资料库”,让文章有“
适应·适当·适度——评析一篇政治文化特征鲜明的佳作
2024-06-12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造就出世界无与伦比的深厚的政治文化。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公文的写作一直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承载着政治和文化的双重责任。近日,笔者在《求是》杂志(2021年第7期)上看到的题为《
写材料必须掌握的五“看”
2024-06-12我们从事文字工作,要想把材料写好写精,就必须多下苦功。个人认为至少要花40%的时间多看、广积累,剩余时间边写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做到稳步提升。写材料的新手,前期更要多读多看,眼勤手勤。那么具体“看什么”呢?建议做到下面
推荐文档
猜你喜欢
-
1每一篇稿子都是招牌——吃米粉带
技法例讲 2024-12-05 -
2例谈总结写作中表述“做法”的七
技法例讲 2024-12-05 -
3撰写述职述廉报告那些事儿
技法例讲 2024-12-05 -
4逗号、顿号、分号、点号等易混标
技法例讲 2024-12-05 -
5“志合越山海·携手新征程”六盘
技法例讲 2024-12-05 -
6个人总结不“出彩,试一试这个“三
技法例讲 2024-12-05 -
7怎样让工作总结中的“做法”描述
技法例讲 2024-12-05 -
8写领导讲话稿,千万注意十细节
技法例讲 2024-12-05 -
9怎么写好会议纪要
技法例讲 2024-12-02 -
10如何写出“定制款”的讲话稿——
技法例讲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