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秘支招 列表
老秘支招:
不限
 
  • 有些领导不想听、也不爱听,却是顶级的成功智慧

    2024-04-09

    1.当干部的首先要放下架子,打破个人英雄主义,忘记自己是什么“长”,忘记自己是中央委员,而到群众中去学习。 2.我们的同志应当注意,不要靠官,不要靠职位高,不要靠资格吃饭。说资格老,多少年革命,这个资格也是可靠的,但同时我们不要靠它。你资格

  • 有一种学习,叫模仿!

    2024-04-09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这可能是文字工作者都听过的一句话。然而,抄什么?怎么抄?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抄什么?好文章都可以“抄”,这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具体到文章的内容上,有人倾向“抄”篇章结构,有人倾向“抄”表述方法,有人倾向

  • 公文写作“相对论”(下)

    2024-04-09

    3、为什么写作具有相对性? 笔者在前文不止一次提到,公文写作,从头到尾俨然一次求解数学函数(y=f(x))的过程,有很多变量。 如果说,因变量y就是所写文稿,那y自然是随自变量x变化而变化的。 那问题来了,在一场特殊的“解函数”过程中,到底

  • 公文写作“相对论”(上)

    2024-04-09

    大家一定知道,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有个惊世骇俗的理论——相对论(Relativity)。有趣的是,公文写作也有“相对论”。 当然,公文写作里的“相对论”,是带引号的相对论,不是要讲“四维时空”“弯曲空间

  • 办公室礼仪知多少

    2024-04-09

    1.电话礼仪。在接听电话时,你所代表的是单位而不是个人,所以不仅要言语文明、音调适中,还要让对方能感受到你的微笑。同时,更不要忘记每一个重要的电话都要做详细的电话记录,包括来电的时间、来电的单位及联系人、通话内容等。 2.迎送礼仪。当客人来

  • 写公文就是“解函数”

    2024-04-09

    笔者不止一次提到,许多公文写作理论并非一概而论的,是相对的,需要视情况而定。写作过程俨然一次求解数学函数(y=f(x))的过程,y是因变量,x是自变量,如果说因变量y是所写文稿,那y随x变化而变化。 在这场特殊的“解函数”过程中,写作者要准

  • 文稿:学会踩“点”,方能获“赞”

    2024-04-09

    文字工作者,都希望写的文章受到称赞。 这些年,我个人和团队都相继有一些文稿受到领导表扬,于是就有同事问我:到底怎样写,文章才能被领导点赞? 答案其实就藏在“点赞”二字中。我体会,好文章一定要写到“点子”上,“点”是“赞”之基,“赞”是“点”

  • 公文:“浓妆”“淡抹”要相宜

    2024-04-09

    我国公文历来尚简,视简为文章之极则。 但繁简是相对而言的,并非一概而论。因为公文写作是多因素度量的结果,有很强的灵活性。 我一直有个观点,写文章如同解数学题,在底层遵守着数学函数y=f(x)规律,写法随人、文、物、事、时等变量变化,甚至笔法

  • 曾国藩家书的“写作启示”

    2024-04-09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和文学家,他一生严于修身、勤于治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受到梁启超、毛泽东的高度赞誉,他的治军思想一度成为军校教材,《曾国藩家书》《挺经》《冰鉴》成为很多家庭的案头书,不仅教人如何做人做事,还指

  • 镜子里的写作哲学

    2024-04-09

    世间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点,感觉越普通,内涵越深刻。 一块小镜子,暗藏大智慧。镜子这个物种来到世上,已有几千年,人们与它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习以为常。殊不知,镜子的物质形态不断迭代,文化意义也嬗变不止,不断获得新的解释,渐渐挣脱物理形态的束缚,

  • 如何管好文稿“身材”?(下)

    2024-04-09

    3、 选材用材阶段 标准最好像挑刺一样严苛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文章的身材是“清瘦”还是“臃肿”,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血肉”多少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身材”的管理问题,本质上是材料管理问题。据笔者经验,材料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既有材料的搜

  • 如何管好文稿“身材”?(上)

    2024-04-09

    我越来越觉得,写作,写的是思维,即便精简文稿,也是如此。 我常听人说到一个观点:认为精简无非是做“减法”而已,把多余字词删掉就行了,即便如此,还得等写好了再精简。 这话似乎有几分道理,仔细琢磨,却觉得有问题,这种观点只关注某个环节和要素,不

  • 公文语言的“味道”(下)

    2024-04-09

    4、“家常”味 味道的泉源在民间。毛泽东说,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群众的词语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现实生活的。 民间语言是人民群众生活经验的总结,不管是谚语、歇后语,还是惯用语、顺口溜,都饱含生活气息,如同家常小炒,虽然简朴,却耐人

  • 公文语言的“味道”(上)

    2024-04-09

    一篇文章就是一盘菜,写文章的人好比是厨师,读文章的人如同品尝美味的人。在美味的烹饪过程中,厨师勺影飞动,烹饪出不同味道的菜,不管口感是软糯酥,或滑脆嫩,都会以酸、甜、苦、辛、咸、鲜不同的味道呈现出来。读文章的人,在对文字的咀嚼中,会自然而然

  • 修改:写作的“关键一招”

    2024-04-09

    笔者发现,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一些人对“修改”的理解不到位,有的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过程,只是做做样子、意思意思;有的把它当成折腾,多改几次就有负面情绪;有的只会靠感觉,不讲方法。 这是不行的。 于是我感到,有必要写点东西谈谈这个问题。按照认知

  • 撩人的文章,要会制造“感觉”

    2024-04-09

    读文章和交朋友真心的像。 你看,当一个人准备交一个朋友前,总是先看看第一感觉,然后再决定是否深入交往。读文章也是,只有感觉好了,才会接受它。 感觉,是阅读者在阅读实践中捕捉到的感官体验。 对阅读者来说,美好的阅读体验是永恒的心理预期,谁满足

Top